随着汽车市场的进一步细分,越来越多的家庭购买了汽车,汽车逐渐成为了继房子之后的必需品之一,这也展现出了生活质量提高带来的变化。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会购买汽车,尤其是在公共交通工具普及率较高的大城市,私家车出行的效率并不高,加上各类用车成本的出现,势必会影响生活质量。

从汽车的本质上来看,始终是一款由零部件组成的产品,尽管造车工艺不断提升,但组成汽车的零件依旧不少,这就决定了汽车的使用时长。

纵观组成汽车的零部件,大多数零件的制造工艺得到提升,可以满足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状态,但还有部分零部件属于易损件,存在一定的消耗和磨损状态。

随着汽车使用年限的增长,不少零件的状态会下降,因此,汽车才会出现各种故障情况,这就衍生出了用车隐患。

为此,国内制定了非常严格的用车标准,最初还设立了为期10年的用车年限,私家车新车落地十年之后,不能继续上路行驶,只能去报废点报废;

当然,随着汽车制造水平的提高,汽车质量得到进步,相关部门将私家车废弃年限调整为15年;

但是,这一报废标准并不能满足车主的需求,毕竟汽车数量越来越多,不符合广大车主的购车需求,这才直接取消了私家车的报废年限。

在取消私家车15年强制报废的标准之后,增设一项“限制”,车主:建议保险公司年检,不少车主非常天真,自以为取消报废年检就可以一直上路行驶,其实不然。

在取消私家车强制报废年限之后,相关部门设立了“引导报废”:私家车行驶60万公里的,将引导报废。

当然,引导报废并非强制报废,两者的差别非常大:引导报废,顾名思义是一种建议,也可以说是一种商量的态度,是否决定报废要看车主的意愿;

强制报废则不同,这是相关部门的硬性要求,达到强制报废标准的汽车,不再具备上路资质。

也就是说,私家车的报废标准并不统一,以里程数引导报废更合理,但增设了一项限制:年检。

以私家车为例,按照新车落地后的年限进行划分,不同年限的车辆需要按时参加机动车年检,通过年检就意味着可以继续上路,年检不通过则不具备上路资格,多数地区还增加了OBD检测系统,这是史上最为严格的检测方式,很多年限较长的汽车都无法通过,只能强制报废。

连续三次年检不通过,就意味着这辆私家车不能继续上路行驶了,这也就意味着年检不通过等于强制报废,由此可见,国内汽车管理制度依旧严格,明面上取消了报废年限和里程数,但设立了更为严格的制度。

相比与检测机构年检,不少车主建议保险公司进行年检,若是可以实施这一措施,势必会降低暴力年检对汽车的影响,可以提供更为专业的年检,以此保障车辆的状态。

作为拥有多年驾龄的老司机,劝告广大车主爱护汽车,尤其是不能暴力驾驶,避免影响车辆的状态,以此延长私家车的使用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