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是一个美丽、富饶、神奇的地方,它位于亚欧大陆腹地的天山山脉东部南坡,是新丝绸之路与亚欧大陆桥的重要交通枢纽。

兰新铁路、南疆铁路在这里交汇,与吐鲁番机场、G30线形成了铁路、机场、公路为一体的立体交通运输体系。

吐鲁番属于内陆低洼地,它四面环山,是典型的暖温性沙漠气候,夏季非常炎热,最高温度在40°以上。

我们去的时候虽然已是秋天,但白天气温仍然很高,我们都穿夏天的衣服,它晚上温度骤降,昼夜温差很大。

从葡萄沟出来,我们去吐鲁番市住了一晚,第二天连续去了三个景点:火焰山、交河故城、坎儿井民俗园。

我们先去了位于吐鲁番盆地北边的“火焰山”,火焰山因《西游记》中孙悟空三借芭蕉扇而名声大噪,充满了神奇色彩,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打卡。

火焰山维吾尔人称它为“红山”,它呈“东西走向”,长达100公里,宽达10公里,海拔500米。

火焰山荒山秃岭,草木不生。在烈日炎炎的盛夏,阳光照射,地气升腾,远远望去宛如熊熊燃烧的烈焰火光四射。

我们去的那天没有太阳,所以没有看到这一奇特景观。却看到了栩栩如生的神话人物孙悟空、牛魔王、铁扇公主……

离开火焰山,我们直奔“交河故城”。吐鲁番的交河故城被誉为“丝绸之路的博物馆”,其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3世纪。

交河故城独具特色的是生土建筑模式,它是全球范围生土建筑城市的样板。

漫步在交河故城遗址,我们好像走进了地下迷宫,穿越到了古代。这里的每一堵墙、每一寸土仿佛都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海桑田以及现代的文明传承。

最令人惊讶的是交河故城那庞大的地下城市系统,这个由无数个通道和洞穴组成的城市系统,有的高达数米,有的低矮仅能容身。它们相互连通,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城市系统,充分展现了古代城市建设者的高超技艺和聪明智慧。

交河故城历经千年风雨侵蚀,已是残垣断壁,看上去满目苍夷,有些地方已经无法辨识;但它那完整的防御系统仍然清晰可见。

从交河故城出来,我们立马驱车赶往“坎儿井民俗园”。

坎儿井光吐鲁番的就有1100多条,全长达5000多公里,其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齐名,并称我国古代三大工程。

坎儿井民俗园位于吐鲁番市南边,坎儿井是新疆地区古老的地下水利灌溉工程。

坎儿井由竖井、暗渠(地下渠)、明渠(地上渠)、涝坝(蓄水池)四部分组成。简单说:坎儿井就是地下运河。

吐鲁番坎儿井的水源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大气降雨,二是天山冰川融水。

游客们可以在参观坎儿井民俗园模型时,动手体验挖掘坎儿井的整个过程,从而了解坎儿井的构造原理,充分感受这一古老灌溉工程的精湛技艺。

吐鲁番有很多风景名胜:天山天池、高昌故城、艾丁湖……值得去走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