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工期延误是非常普遍存在的情况,工期延误后,甲方无法按时拿到工程,也就不能按时投入使用或者交付,可能会因此承担不小的损失。同样的,乙方也会因为工期延误而承担停窝工损失。那么,一旦出现工期延误的情况,乙方该如何索赔与应对呢?

工期延误损失包括哪些
按照主体划分的话,工期延误损失可以分为甲方损失和乙方损失,本文主要就乙方损失问题进行讨论,依《民法典》第八百零四条规定:
因发包人的原因致使工程中途停建、缓建的,发包人应当采取措施弥补或者减少损失,赔偿承包人因此造成的停工、窝工、倒运、机械设备调迁、材料和构件积压等损失和实际费用。
根据这一条,在施工过程中,因甲方原因导致的停窝工、倒运、机械设备调迁、材料和构件积压等损失和实际费用,都可以认为是工期延误损失。

甲方原因导致工期延误,乙方如何索赔
一般来说,在施工过程中,为了顺利完工,甲方也需要尽到自己的义务,包括提供合格的施工条件(如场地、甲供材料、相关证件)。更多工程款问题请点击咨询!同时,甲方超出约定范围增加工程量、无故拖欠工程进度款、不及时办理竣工结算等行为,也都会造成工期延误。
面对这些情况,乙方首先要做的是以书面形式,向甲方提出顺延工期的申请,再根据实际情况,要求甲方对相关损失进行赔偿。法律依据为《民法典》第八百零三条:
发包人未按照约定的时间和要求提供原材料、设备、场地、资金、技术资料的,承包人可以顺延工程日期,并有权请求赔偿停工、窝工等损失。
在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点在于,乙方一定要保留相关证据。

乙方原因导致工期延误,遭索赔如何应对
实践中,也有不少情况是由于乙方的原因才导致工期延误的。比如施工缓慢、施工质量问题等等。同样的,根据过错责任原则,这种情况甲方是可以向乙方索赔或者进行处罚的。更多工程款问题请点击咨询!而为了降低自己的损失,如若遇到这类情形,乙方应遵循以下几种思路进行解决。
第一,施工缓慢导致进度延误了,但依然可以在后期加班加点,不出现工期延误。这时候,乙方应该对每一步的工程进度进行解构,并分析到底是哪个环节、哪个步骤出了问题,找出具体原因,然后在后续中加以改进,并和计划工期进行详细对比,尽可能减轻自己在每一个环节中的责任。
第二,看甲方是否曾就工期延误损失向乙方提出过要求。一般来说,甲方假如想要索赔或者处罚,应第一时间让监理人给乙方下达书面通知,并载明具体的索赔理由及金额。假如甲方一开始没有提出相关要求,或者在明知的情况下没有对工期提出异议,一旦产生纠纷,乙方可以把这一点当做抗辩理由。
不过,假如工期延误的责任确实要归结到乙方身上,那甲方要求赔偿的权力并不会因为以上两点就完全被否定,具体还要看案情情况。

不可抗力导致工期延误处理原则
实践中,工期延误的原因并不一定完全是因为甲方或乙方,有时候也会因为一些不可抗力导致工期延误,比如自然灾害、无法预见的突发事件、政府法规变更等情况,更多工程款问题请点击咨询!因不可抗力导致的费用和工期延误由双方按以下的方法分别承担:
1、工程本身的损害、因工程损害导致第三人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以及运至施工场地用于施工的材料和待安装的设备损害,由发包人承担;
2、发包人、承包人人员伤亡由其所有单位负责,并承担相应费用;
3、承包人机械设备损坏及停工损失,由承包人承担;
4、停工期间,承包人应工程师的要求留在施工场的必要管理人员及保卫人员的费用由发包人承担;
5、工程所需清理、修复费用,由发包人承担;延误的工期相应顺延。
结语
概而言之,建设工程工期延误会给甲乙双方都带来一定的损失,一般处理时需要遵循过错责任原则及过失相抵原则,意思就是谁出错谁担责,都有错那就按比例和程度划分。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甲方还是乙方,对工期延误的索赔都只能索赔实际损失,不能索赔可得利益。
在司法实践中,工期延误是甲方最常用来拒付工程款的理由,为了规避这一风险,乙方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保留好工期的相关的签证资料,并保留好因工期延误而额外支付的费用的票据。更多工程款问题请点击咨询!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重视工期管理,不要让工期延误的责任落到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