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维权动了手,几个月住公家房吃公家粮;有人维权对簿公堂,忙前忙后倒贴钱便宜了ls;有人维权闹得不欢而散,钱到手了工作却没了。怎么办呢,给大家分享下:

一、什么是劳动保障维权

劳动用工过程中,用人单位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后,劳动者合理合法维权的过程。

二、哪些事儿可以维权

1.未签劳动合同

可以要求补签。并且,从应该签订而未签订的第二个月开始,用人单位应该支付双倍工资。

2.未缴纳职工保险

法定五险: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女同志还有生育险。未参保,或未按法定要求参保,都可以要求用人单位补齐。

养老:很重要。职工出缴纳基数(一般是个人应发工资)8%,建议勒紧裤腰带也要买。不同于农村养老保险,这是职工养老保险,缴存比例更高,交满十五年,达到退休年龄后,可以领取养老金。(养老保险的补充是职业年金,不是法定必买,有实力和良心的企业才会弄。)

医疗:很重要。职工出两杯奶茶钱,建议砸锅卖铁也要买。不同于居民医疗保险,这个报销比例更高。

工伤:单位缴纳,职工不用花钱。建议单位务必缴纳,若不交,一旦职工出事,工伤赔偿就得自己出,弄不好公司破产。

失业:职工出一杯奶茶钱,建议缴纳。因为达到一定工作年限后失业,可以去当地就业局(有的名称不一样)申请办理就业失业证,而后领取失业(几百到大几千不等)金。

生育:城市差异化,有就建议买,没有无所谓。

备注:①这里的保险不同于商业险,请不要搞混淆。简单的说,这个是政府的,保障性更强;商业保险是私人企业的,没法比。②常说的“五险一金”中的金,是指公积金,不属于人社部门管理范畴,用人单位也应依法缴纳。③社会保险道道很多,若大家想深层次了解,我可以开个单章。

3.未按时支付工资

最常见。包括约定的固定工资、计件工资、绩效工资、加班工资、奖金等等。

4.未提供劳动保护

不常见。包括特殊工种,应开展的安全教育培训,未配发的安全帽、口罩、手套等保护装备设施等。

5.未依法支付的赔偿补偿等

常见,大都不知道,这是一笔非常客观的收入。

赔偿补偿主要包括3类:未签合同应支付双倍工资;非法解除劳动合同应支付一倍赔偿金;合同到期后,非职工自己不想继续上班而离职的,应按一年一个月标准支付补偿金……

三、发现问题该如何维权

劳动维权就四个渠道:

一是自己找单位争取,难度大,一般不鸟你;

二是找劳动仲裁委员会调解(设立在人社部门),调解嘛,矛盾缓和,但利益不一定能最大化;

三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人社部门二级单位),直接简单有效,但行政执法嘛,可能与用人单位矛盾加深;

四是向人民法院投诉,呃,要单位请了律师,那就有的玩儿了,可能费时费钱。

四、为啥维权时机很重要

不同于农民工,一锤子买卖,账清走人,咱谁也不认识谁,结仇无所谓。

上班族,和公司天天见。若公司管理者小心眼,你前脚维权,后脚就被赶出门。所以,要选准时机、不同情形选取不同维权方式。

1.还想继续上班的。最好先找老板或人事沟通,若不能解决也别着急。保存证据,等离职那一天找劳动监察,新老旧账一起算。

2.准备离职但圈子很熟悉的。找劳动仲裁吧,毕竟矛盾小一些,各让一步,好说好散。行业圈儿内也不会弹你色变。

3.准备离职职业圈儿内不熟的。那就无所谓了,直接劳动监察吧。是自己的,一分一毫也要争取。

3.非单纯劳动用工的。若涉及劳务关系或利润分成或股份等等,那就法院吧。麻烦也没办法,劳动部门不管劳务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