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当下大部分的国民都秉持着这样的理念:有自己的房子的地方,就有家。

然而茫茫大都市,日益飙升的房价,让漂泊在这里的年轻人时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时,突然听闻有一种类型的房产,价格颇为令人心动——小产权房。

那么今天咱就来说说,小产权房到底能不能买。




何为小产权房?

小产权房并不是一个法律术语意义上的概念,而是一个统称,指由乡政府或村颁发权利凭证的在农村或集体土地上建设的房屋。其主要类型有村民在其宅基地上自行出资建造的房、村委会和村民共同在集体土地上建设的房屋、开发商与村集体合作建设的房屋等。


如何分辨小产权房

市面上的房源除了我们最常见的70年大产权商品房外,还夹杂着商住两用房、回迁安置房、小产权房等。但是有些小开发商的销售在推销房子的时候并不会明确地告知属于小产权房,这个时候就需要具备分辨什么是小产权房的技能。

  1. 小产权房最显著的特点是开发商不具备“五证”,因此小产权房无法取得国家颁发的房屋产权证书,只能取得乡、村级组织颁发的权利凭证。
  2. 购买小产权房不受当地房屋限购政策限制,因此在房屋限购的地区,若对外地户口没有在当地缴纳社保的年限要求的时候,就要注意可能将要购买的就是小产权房。
  3. 若房子的价格远低于市场价,那么就要当心了,很可能就是小产权房。


购买小产权房会带来什么后顾之忧?

  1. 基于小产权房特殊性质,购房时双方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无法在房管局备案,也无法办理房屋产权证书、房屋产权过户手续、抵押登记等,亦无法规避一房数卖的法律风险。所以,如果自购房屋用来投资,日后很难再卖给第三人。
  2. 小产权房因无合法用地、规划、建设手续,存在被拆除的法律风险。同时房屋质量无法保障。现在很多人抱着法不责众的心态,认为政府不可能说拆就拆。但实际上,有部分小产权房已经被政府采取没收、拆除措施。
  3. 如遇拆迁,购房人获得拆迁补助的权利无法获得保障。首先小产权房没有产权证明,在拆迁补偿认定中缺乏被补偿的权利基础,其次购买小产权房的买卖合同存在被法院认定无效的法律风险。一旦无效,就有可能拿不到拆迁补偿。如果购买的是违建,很有可能直接被拆除。
  4. 小产权房在离婚、继承案件中分割难。目前,大部分法院对于小产权房分割不作处理,一方面是因为小产权房的处置方式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因为小产权房没有房产证,在确认权利归属角度来说存在实操层面上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