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接力贷”

所谓“接力贷”,是指借款人作为主贷人申请的借款期限与银行对借款人的年龄要求不相符合时,可以通过增加一个共同借款人,来满足借款人的年龄要求。

是不是觉得有点熟悉?

我们买过房的朋友都知道,买房时销售员告诉你自己可以填上父母的名字作为共同还款人。

这个模式还有另一种方式,是你父母作为主要借贷人,你作为共同还款人,这就是所谓的接力贷。

接力贷早就出现了。

在限购令出台后,更是一度让房产公司奉若珍宝。

它能够绕开限购、限贷政策漏洞的政策。

但很多地方都禁止这样操作,所以网上才出现,接力贷不合法的说法。

但进入2023年,北京多家银行已经明确表态可以办理“接力贷”。

不同的是,原先的接力贷,父母贷款的年龄上限不能超过,60岁。而北京这次的“接力贷”,贷款者的年龄上限可以达到,80岁!

成了真正的传宗接“贷”,“贷贷”相传!

有北京打头,“接力贷”很快就会在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接力贷来了,它瞄准的是老年人的退休金

从营销角度来分析它市场定位

一、目标人群

有退休金的老年人。

接力贷申请人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是借款人有稳定的职业和收入,有预计稳定的退休收入。

比如说,曾经国企、事业单位的退休职工,政府机关退休的公务员。

还包括,一些上了年纪,比如50岁,但还没到退休年龄的上述职业人员。这些就是所谓,有预计稳定的退休收入的人员。

另外还有一些快要退休,属于私企、灵活就业的,但交够了社保可以领取社会退休金的人。

这些就是本次“接力贷”,重点照顾的人群。

二、目标区域

城市地区。

除去广大的农村地区,从十八线小县城到一线大城市,凡事不能自己建房子的都在这范围中。

可以自己建房子也就不用买房了。

北京比较特殊,需要有购房资格才行。

三、市场细分

有退休金的老年人不可能都去买房,其中有一些有需要。

处于城市中,两室一厅,住一对夫妇比较合适,两对就比较拥挤了。

祖孙三代人,是不是得一代一套房?

年轻人想结婚,是不是得有新房,不能和父母一起住吧。

但这个父母已经有一套房了,再买就是二套了。

二套首付比较高,父母两人没有那么多钱。

那就可以“接力贷”了。

可以让你爷爷奶奶贷款买房。

这样你爷爷奶奶百年之后,你父母还可以把“贷”继续接下去。

或者父母在北京有套房,还未退休,但预计有稳定的退休金,想给儿子买套房,而房价太贵,需要贷更多的款,拉长还款年限。

不就可以“接力贷”了?

通过这样一分析,是不是豁然开朗?

这“接力贷”的目标市场就是,处于城市,有退休金,但儿女比较穷,有购房需求也有购房资格,的老人。

逃不出的魔掌,变相的“六个钱包”

央行行长樊刚著名的六个钱包理论

是不是有点像?

接力贷不就是“六个钱包”的变种吗?

都是用老人的钱去给年轻人买房。

你可以用“六个钱包”去付首付。

再用“接力贷”还贷款。

完美,都给你安排好了!

是不是欺负人

“接力贷”确实能解决一部分人的需求,有他的正面作用。国家也对贷款者资质严格要求。

但网友还是有些担忧。

成为房地产商继续提高房价的依据,最后变成真正的传宗接“贷”

当“接力贷”成为普遍情况后,看到国民依然能够买得起房,还会给你降房价,涨工资吗?

接力贷变成真正的接力。

现在老人为子女贷款,子女老了再让他的子女去还,实现真正的接力?

不光自己一辈子为银行打工,连带着子孙也一辈子为银行打工?

我们期待的是能够降房价,回归一个合理的水平,自己能够买得起。

并不想用老人的“棺材本”去给自己付首付,再用退休金去还房贷!

竭泽而渔的道理,小学生都懂。

开发再多的金融工具,如果水池子就那么大,玩家就那么多,就是被榨成干也拧不出多少水来。

最后总结一下

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就无法回头。

大麻在最开始的时候也是用来救人的麻醉剂,可人心诡测,总有人为了暴利将其制成鸦片。

而对于“接力贷”,现在能控制它的边际,不代表以后能控制。

当它被普遍认同,合理合法的时候,人们就会放松对它的抵抗。

不禁要问,这样的金融工具,该不该开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