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不少人,特别是一些对西式民主很崇拜的人,非常喜欢美式民主,喜欢美国“三权分立”,以为一个国家只要引进“三权分立”,就能万事大吉了。是不是万能的,只要一个例子就足以证明是不是“万能”的了。看看西非国家“小美国”利比里亚,就知道行不行了。


利比里亚行政区划图

一、利比里亚的国家的建立

美国独立后不久,出于人权方面的考虑,国内又不断要求废除奴隶制。为给这些黑奴一个去处,美国人决定释放黑奴,把他们遣返到非洲,建立一个以美国为版本的自由国家。在这种思潮的推动下,1816年12月28日,美国殖民协会成立,由这个协会推动这项事业。1819年3月,美国国会正式通过遣返自由黑人到非洲建立殖民地的法案。1822年1月初,部分被释放的黑奴被运送到西非谷物海岸的普罗维登斯岛,在该岛建立起第一块美国移民区或称殖民区。两年后,该地被正式命名为“利比里亚”,意为“自由之地”。

1847年7月16日,在取得美国殖民协会的完全同意后,罗伯茨正式宣布利比里亚独立,并就任该国首任总统。

二、利比里亚的"美式民主"及其“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

利比里亚建国后,这个国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以美国为样板,颁布实施的宪法几乎照抄美国宪法原文,在政体方面亦采取总统、国会、最高法院三权分立的制度。除此之外,利比里亚还仿效美国将全国划分为15个州,并采用星条旗作为国旗,唯一的区别仅仅是跟美国国旗的星数不同而已。利比里亚的国体政体,堪称“非洲小美国”或“缩水版”黑色美国。

为保障这个美式民主的“样板国”不被欧洲殖民大国吞并或因内战而灭亡,美国在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扶植都不遗余力,其待遇和今日的以色列差不多吧。

在美国的大力支持下,利比里亚确实有过一段时间的繁荣。

三、“美式民主”的终结

利比里亚“三权分立”制度成立之后,天生存在黑人统治集团、土著黑人之间的社会矛盾。

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后,由于全球石油价格暴涨,西方发达国家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当中,作为庇护者的美国无暇顾及利比里亚。以橡胶为主业的利比里亚,随着橡胶价格的大幅下滑,给该国的经济带来重创,日益恶化的经济状况激化了各种矛盾,土著黑人跟黑人统治集团之间的冲突愈来愈激烈,最终导致1980年的军事政变。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的2018年度人文发展指数,利比里亚在189个国家中排名第176位,堪称“失败国家”的典型。

如果说“三权分立”制度就是万能的,那么经历百年经营,利比里亚现在应该是另一个强大的小美国了。可是现实就这么残酷,这就是一个活脱脱的“万能”的真实案例。

这个社会有很多东西是在政治制度下面的基石。如果离开这个环境,离开这个基石,那种政治制度必然土崩瓦解。